
1845650****
2022-04-26 16:32
谨以此文记录我涅槃重生
首先说一下我的经历:2021年8月份磁共振报告有显示说右膝二级半月板损伤,因为当时症状不是很明显,我也没太在意。后来发展到12月份,下蹲受限,有点僵硬。再次复查,显示2-3级损伤,损伤已到达关节面。
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我有点慌了,有点沮丧。也开始明白,静养或者外敷膏药不能让它好起来,甚至来说它会越来越严重的。
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?
我受伤是因为有氧运动一段时间,可能强度有点大,就损伤到半月板了。但后来几个月我没有再运动了,为什么会更差?(再此我郑重的提醒各位同学,没有运动经验的小白不要盲目地做有氧运动,你没有肌肉量,不懂发力感,来回蹦跳就是损伤关节)
遂百思不得其解。
后来抖音刷到张翔炜老师,他提出一个理论,关节失衡导致运动受伤,引起膝痛。以及力线正确对膝关节稳定的重要性。
大受启发,颇为认同。原来如此。
这也很大疏解了我长久以来的心理压力。
在一月底,我冒着疫情蔓延的风险前往上海。当时小雪,我还是病腿,行走起来也小心翼翼。
如今时隔三个月,回想起来,感谢当时果敢的自己。因为我的勇气,我现在才康复起来,自由生活。
到了上海,做了膝关节的评估,张老师的意见是膝关节内扣,失衡,导致我的损伤。也给了我两周的运动处方,回家跟练。张老师本人平易近人,高大帅气,热心智慧。最关键是约线下课,他输出给我的观念和他实践的理论,深深地影响到我。打破我的底层认知,重建起新的运动模式。那就是“先找发力感,再去做动作,动作质量更重要”
之后回到家里,我每天都跟练,一遍遍的研习。
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,我不再慌张不再脆弱,心里告诉自己:反正已经这样了,我要尽全力去改变,触底反弹。我相信自己,更相信“祸兮福之所倚”这句古言。
我受伤这件事,看似是个坏的事,但只要我努力克服,福气便会随之而来。
现在看来,确实如此。
因为膝关节受过伤,所以我懂得了“关节失衡的危害”因为受过伤,所以我懂得了“发力感的重要性”。学到的这些逻辑,在我以后的运动训练中,绝对是防范于未然的存在。
我现在的康复状态是“上下楼梯自如,蹲起自如,走跑自如,臀发力走路也掌握了”唯一还在努力的是深蹲,走路步态。
我的意外收获是,我得到了更为高效的练臀发力感,腿部肌肉线条更加流畅,也间接解决掉我的内扣腿型问题。从周围人的口中眼中,没人看出我腿受过伤,只会夸我身材好是个辣妹。
现在渐渐的,我也会学习其他的一些动作,因为张老师给我构建的底层逻辑,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动作的发力模式,适不适合自己。我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训练方法。
他说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
我想我接收到了他的“渔”
我受益于他,感恩于他。
但我更感谢勇敢自信的自己。
人是通过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,才会变得越来越自信,自信是一种优雅的智慧。
这一段经历,虽然有老师的帮助,自己的努力,同时我感恩上天的偏爱,也接受命运的考验。
今日分享出来我的心路历程,希望同学们在受伤的低谷期不要气馁,不要沮丧,难过自责并不会改变什么,自立自强,勇敢自信才会使我们脱离泥潭。
让我们打败脆弱的自己,成为一个有勇气的攀登者,让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都光明开阔。
愿你智慧且勇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