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陈文婷 我特意从别的城市来到蛋壳这里,看了张老师杨老师视频讲解,让我更加坚定要过来这边康复,不能像我之前4年前腰病痛一样到处走弯路。来了这里,是陈文婷老师带教我的康复训练。她的每个动作都教的很到位,本来我才在修养这2周,我都不敢做很多肩关节的动作,但是在她的两节课带教后,我就明显活动开了,而且我有任何的问题,我都有向她请教,她都给我很专业的指导意见,给了我很多信心去做好康复。康复过程,她又发现我很多别的问题,是膝盖也有问题,她也认真的指导我的核心,放松我的腿部,真的耐心细心而且很专业。如果要学习要康复,一定要好好的找他们指导,感谢蛋壳专业的团队,感谢陈文婷老师给我专业的指导。
症状:1)左侧骶髂疼痛 2)左边膝盖不适 3)右边髋外旋外展有强烈卡住的感觉
起因:
1)左膝:无热身状态下100kg大重量高翻冲击
2)左侧骶髂:大重量硬拉锁定时,出现电流感
3)右髋:长期有卡压
康复时长:5周5节课
目前情况:
1)骶髂:日常偶尔久坐/坐软的座位会出现左边骶髂不适,不适感已降低至10-20%完全可以接受的状态
2)左膝:几乎无感
3)右髋:运动中,跳箱/波比跳/深蹲等动作,毫无右边髋受限的感觉
康复过程:本来我就是一个从业的运动人士,对与解刨、训练动作,也一直有研究,受伤后,也一直通过松解,动作调整来缓解自身的症状,但都治标不治本,同时深知康复行业鱼龙混杂,对于各种机构的专业性抱有一定的质疑
某次在视频号上刷到 张炜翔 老师的视频,短短的2-3分钟把康复和他的理念讲的非常契合我的思路,就开始想办法联系,最后接触了蛋壳
第二天我就立刻约了线下的评估,遇到了杨帆老师,评估后给到了非常专业的评估报告。因为理念+报告的专业性,及我后续课程明确的训练内容和解决方案,同时杨帆老师也没有让我放弃我热爱的举重和运动,就立刻购课了
老师给到的方案是1次课程+4次的自我练习,实话说,我并没有把4次自我练习完成的很好,几乎也每周只联系到1-2次的情况,但是明显症状有非常大的改善。遇到一位好的康复师非常不容易。杨帆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康复师,对于动作的要求和要领讲的非常详细。在上海的小伙伴,可以直接冲!
运动的问题靠运动来解决,对我来说,我不只是康复了这些问题,同步学习到了知识,对于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发生疼痛,请早点找康复师训练调整,蛋壳的康复师资质都是运动学科班出身,这非常重要,完善的康复体系和理念不是某书某音 一个动作改善你xxxxx能够比的
康复并不一定是术后,越早干预,越早学习到好的方法、动作模式越好,希望看到这里的你早日远离疼痛
与身体和解的六堂课——记蛋壳健康的TFCC康复之路
第一次来到蛋壳健康在上海杨浦的办公室里,杨帆老师对我展开了一连串的动作评估。当读着影像报告上记录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说“TFCC损伤”时,我也意识到那些年缺乏系统性锻炼的身体,早已在关节埋下隐患。
从七月开始跟着陈文婷老师完成做康复训练,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过去,不仅是手腕在慢慢复苏,更像是一场重新认识身体的修行。
第一节训练课的记忆至今清晰。陈文婷老师没有急着让我做高难度的动作,每次训练都安排热身-主项-冷身,整整一个小时的训练
灵活性训练从最简单的“肩胛画圈”开始。站在镜子前,手伸直,只让肩胛做顺时针、逆时针的旋转。原以为轻而易举的动作,做起来却像在挪动一块生锈的零件,每次转动就会卡住,伴随着细碎的摩擦声。“慢一点,想象腕关节里有个小轴承,你在帮它重新上油。”陈文婷老师站在我侧面,用自己的手臀同步示范,细心仔细又热切的讲解带练每个细节。
第二节课,最具挑战性的是“四点支撑”训练。跪在瑜伽垫上,双手撑地,手腕承受身体重量时,不适感会突然窜上来。“想象手掌吸在地面上,从指尖到小臂都在发力。”陈文婷老师就在我旁边,调整我的发力位置,“你看,一放松,重心就跑到尺侧了,那里正是受伤的地方在承压。”
最关键的不是有多强,而是够不够稳定和灵活。肩肱周围的小肌肉,就是我的脚手架固定器。那星期回家后,我在家自主训练动作时,能察费到自己总不自觉地用斜方肌发力代偿,原来身体早已形成了这么多隐秘的“偷懒”习惯。
今天练完第六节课,最大的感想是重新认识这具身体。原来手腕的疼痛只是表象。当我将肩肱关节练稳定,核心更稳定,胸椎腰椎骨盆更灵活以后,我找回了重新控制身体的感觉
陈文婷老师说:“康复训练不只是让伤痛消失,更是教会身体如何重回控制。”现在的我仍然每星期打羽毛球、偶尔游泳运动。当中我能感觉到身体机能的变化,發力更畅顺更通透,身体渐渐能跟上大脑。让我不禁期待继续训练帶给我的变化。
之前一直不敢去评估,就是感觉自己身体哪哪都不对,后面膝盖痛的实在受不了了,才去预约评估!
拿到报告的时候,真的两眼一黑怎么哪哪都不行!
我的天哪,只能一点点的针对的去做一些康复训练了…虽然康复训练很贵(真的很贵),但是做了2个月下来之后发现身体确实感觉好了很多,不像之前一样肌肉酸痛。原来我的膝痛是腰痛导致的…
早知道早点去了,之前跟着视频练越练越痛,还给练坏了… 感谢王依然老师救我腰命,每周催我打卡训练,一开始真的很难坚持,但是后面逐渐喜欢上了运动。感谢蛋壳🙏
滑雪摔断腿之后康复陆陆续续搞了两年,从最早国外手术医生讲平均4-6个月重归运动重回雪场,到国外康复师在跑步机倒走、biodex等速来来回回对着股四轰炸搞了一年半,力量卡在了瓶颈,功能歪歪扭扭,更别提滑雪了. 趁着回国到杨帆和陈文婷康复师这里做了测评和康复,首先拿到量化的结果显示长年累月的代偿下来功能和活动度的差异,然后针对性的教了一些动作. 不得不说陈文婷康复师 knows what shes doing,对动作的细节比如呼吸在核心训练的作用给到非常清晰的指导,避免了自己练核心就脖子疼,练深蹲就腰疼的尴尬,显著提升了动作质量. 通过拉伸和(痛苦地…)放松,才上了一节课后去爬山和飞拉达,然后连着几天超过两万步的徒步,都做到了几乎无痛. 继续训练两节课后行走的平均速度也回到了术前的水平. 之前做ACL术后的跟踪问卷,总会问多大程度对膝盖没有信心,然后总体得分一直会被这个“信心”题拉低,回头看所谓信心,应该是指像我一样的cohort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,让紧张的kinetic chain放松,然后重新学会让整个kinetic chain的上下游,整个身体学会运用重建的膝盖.
转眼,在蛋壳健康做康复练习已经一年了,其实半年前膝盖已经完全不疼回归正常生活了。但正如我刚接触康复的时问小助理的一个问题:为何我在蛋壳APP上看到很多人都练习了好久,有的都将近一千多天了? 现在明白了,其实正确的运动即康复!如果想更高品质的生命质量,正确的运动必不可少!
另外尤其是运动小白,用心感受每一块肌肉,不要和其他人比较,在康复中尤其重要。
一周年记录,感恩遇见!